目前有变数的仍在钢厂利润方面,当前点对点钢厂利润呈现全面亏损,亏损幅度达到100-150元/吨,而在5-6月份行情看,边际效益亏损200元/吨后,钢厂会呈现明显的自主减产保价的意愿,如果16mn低合金方管需求没有呈现持续的好转或调整的过程,压力会持续呈现由下向上压的节奏。从定性的角度看,短期产量不考虑亏损的情况下,下降的可能性极低,因为今年没有供给侧改革,头部央国企不会呈现去年的带头减产行为,这对于行业内卷而言,拼持久力与耐力的节奏下,产量高点仍会继续保持。进入4季度后,下游端的传统淡季与季节性因素在市场上或将逐步交易,这对比3季度而言,16mn低合金方管供需的结构矛盾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。3季度原有的供需矛盾积累还会有一个旺季来进行对冲,进入4季度后,随着操作谨慎程度提高,会将压力由下自上进行传导,导致市场信心难以构建,对于需求爆发出现的概率就会大幅下降。换句话而言,3季度与4季度,3季度末消费见顶是大概率事件,随着淡季到来,施工时长、强度都会受到影响,最后给予供需平衡带来打破效果。从Mysteel调研的分行业情况看,制造业在9-10月份赶工冲量结束后,呈现一定下行空间;而基建类的因专项债与资金尚有结余,因此项目开工与延续性会较好,所以就16mn低合金方管消费角度来看,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,这对于需求的支撑度带来下降。目前11月份尚可支撑的行业在钢结构这个大板块,预期增量维持在7%,机械维持略持平态势,出口、制管、汽车、家电、集装箱等都不同程度的体现出增长困难甚至是环比负增长。10-11月份产量会继续维持在高位(没有利润被快速压缩而出现停产的情况下),这对于出口偏差,消费预期下降后,矛盾会呈现阶段性累积,直至真正进入11月份淡季,消费下台阶后,供需矛盾才会进入一个较为高的累积过程。就后期看几个方面的问题或可能出现超预期的变化:1、没有行政限产,市场化自主减产的变量;2、海外进入冬季,工业品压力增加后,其对于原料需求的压力(制造业=板带材);3、冷冬预期存在,消费周期是否会被提早结束。对于操作建议则是,在趋势未变的情况下,底库套保防止底库亏损是前提。节奏上把握短期跌速过快导致供需失衡的情况下,适当可以做部分供需错配的行情;